新華網北京4月19日電 近日,河北省教育廳、河北省財政廳公布第二批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名單和第三批河北省協同創新中心認定結果,衡水學院申報的“董仲舒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和“濕地保護與綠色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分別在列。
據悉,“董仲舒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由衡水學院牽頭,聯合河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外事學院等國內外大學和學術機構組建。該研究中心將在原有研究基礎上繼續整合社科資源,匯聚學科優勢,突出研究特色,注重積淀高層次科研成果,進一步提升衡水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水平。同時,利用多個協同平臺,立德樹人。
“濕地保護與綠色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由衡水學院作為牽頭單位,協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師范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河北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等12家京津冀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共同組建。中心將按照“國家急需、國內一流”、“綠色發展、創新先行”的總目標,圍繞濕地生態系統退化機理和生態修復技術等主要研究方向,開展原創性、前瞻性、基礎性和應用性創新研究。
據悉,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是以研究解決重大理論和河北現實問題為重點,凝練學術方向、匯聚研究隊伍、增強發展活力,深入推進高校與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及政府有關部門深度融合,開展協同創新,組織高水平研究的新型科研組織和協同創新平臺,此次全省批準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共計21個。
“董仲舒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和“濕地保護與綠色發展協同創新中心”這兩大科研平臺,一方面將為衡水學院內涵建設和轉型為應用技術大學奠定良好基礎,另一方面也可將前沿的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
衡水學院黨委書記王守忠表示,衡水學院作為一所地方大學,立足地方辦應用型大學,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地方發展服務。學校將充分用好兩個省級科研平臺,力爭盡快拿出一批地方急需的成果,培養一批地方急需的人才,做出衡水學院的貢獻。
鏈接:http://education.news.cn/20220419/9b382480731e4ecb8b3b18617c69192a/c.html